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央视《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的问题,连续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
记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您对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方说小的时候对科学、对科学家感兴趣;大学的时候,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然后每做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这位记者想要获得的答案谁心里都明白,因为在太多的名人访谈中,这样的问题显然都是为对方作秀进行的铺垫,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却是:“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记者不死心,又追问道:“在这里没有必然么?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不能说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请根据阅读材料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穷则思变,变则通,变则久。变,意味着成长,意味着进步,意味着突破,意味着革新……要求自己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倾听是一种亲和的态度,它的对象可以是人,如长者的教诲,他人的牢骚等;也可以是自然,如莺歌燕语、山风松涛等。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请你的“自然与心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位先哲曾经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
请以“沙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经常听说“偶像崇拜”、“树立偶像”、“形同偶像”、“泛偶像时代”、“无偶像时代”、“我心目中的偶像”等等,关于偶像,你听到或许听到过什么,经历过什么,有些什么看法,对于不同的偶像你的感情态度如何,你心目中的偶像是什么?请以“偶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