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内细胞正常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 B.细胞器数量的改变 |
C.细胞内mRNA的种类数目不同 |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
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千焦,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
A.0kJ | B.106kJ | C.2×106kJ | D.106~2×106kJ |
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桦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取代。这种群落的演替表明()
A.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高等 | B.从结构上看,桦木比云杉高等 |
C.生存斗争无积极意义 | D.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
针、阔叶林混交后,对马尾松和山毛榉的存有量逐年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作Y值,作曲线图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马尾松与山毛榉存在竞争关系 |
B.a、d年份的优势种分别为山毛榉和马尾松 |
C.该曲线能推论得出环境限制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的结论 |
D.混交林要比人工单纯林更能抵抗虫害 |
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的比例如下表:
饲养方式 |
植丛中的动物 |
底栖动物 |
浮游动物 |
其他 |
|
鱼种1 |
单养 |
0.42 |
0.12 |
0.01 |
0.45 |
混养 |
0.05 |
0.35 |
0.05 |
0.55 |
|
鱼种2 |
单养 |
0.43 |
0.23 |
0.01 |
0.33 |
混养 |
0.40 |
0.12 |
0.04 |
0.44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②单养时鱼种2多出没在池底③混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池底④混养时鱼种1多出没在池底,鱼种2多出没在植丛中⑤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
A.①④⑤ | B.①③⑤ | C.①③④ | D.②④⑤ |
森林枯枝落叶层中可发现多种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A.白蚁 | B.蚯蚓 | C.蜘蛛 | D.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