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纯种小麦,一种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种是矮秆易感锈病(ddtt)。要利用这两个品种的小麦培育出矮秆抗锈病的优良小麦品种,育种小组提出了三种育种方案:
方案一:DDTT × ddtt→F1→F2------→ 矮秆抗病新品种
方案二:DDTT × ddtt→F1→F1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 矮秆抗病新品种
方案三:DDTT或ddtt的种子幼苗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综合处理------→ 矮秆抗病新品种
(1)方案一的育种原理是 。F2中选出的矮秆抗病的植株中不符合性状稳定要求的比例为 。
(2)方案二的育种方法叫 ,F1花粉培育的单倍体的基因型为 。
要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通常用 试剂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
(3)方案三的育种原理是 。
(4)三种育种方案中,育种的时间短且成功率高的是方案 。
图①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②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ps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由________________连接。
(2)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图①中DNA片段,产生的末端是________末端,其产物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①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中分离出图①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________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4)若将图②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长期以来 ,香蕉生产遭受病害的严重威胁 ,制约了其发展。目前 ,随着转基因抗病香蕉基因工程技术的日趋成熟 ,为培育抗病香蕉品种开辟了新途径。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质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请回答:
(1)构建含抗病基因的表达载体A时,应选用限制酶,对进行切割。
(2)培养基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A中含有,作为标记基因。
(3)能使抗病基因在香蕉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序列是:(填字母序号)。
A.启动子 B.终止子 C.复制原点 D.标记基因
(4)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方法有多种,图中所示方法为。
(5)欲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的技术是,欲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采用的技术是,欲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成功,可采用的技术(填字母序号,各1分)。
A.分子杂交技术B. DNA分子杂交技术 C.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D. PCR
下图甲表示某湖泊中一种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获得持续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图甲中的点。若测得图甲中B点时的该鱼种群数量为1000条,则湖泊中其种群的K值为条,D点时该鱼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型。
(2)图乙表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百万千焦,能量流动特点是,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粪便中的能量去向应该为图中数据中的一部分(方框内数据除外)。
(3)如果该湖泊长期污染将会导致下降,从而减弱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的稳态遭到破坏。
下图甲表示某岛屿上几类主要生物的食物关系,图乙表示兔进入该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该岛的生物除了图甲出现的以外还必须有。昆虫与鼠之间属于关系。
(2)鸟的粪便仍含有一部分能量,这些能量属于同化的能量。若鼬通过捕食鼠和捕食鸟获得的能量相同,则鼬每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草kg。
(3)图乙中,若在a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并全部标记后释放回环境中。第二次捕获了80只,其中有20只带有标记,则该岛野兔种群的K值约为只。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岛上有脱落的标记(某些带标记的野兔被鼬捕食,标记不影响兔被捕食)。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值(偏高、偏低、不变)。
(4)鼬能够根据鼠、鸟留下的气味而捕食它们,同样,鼠和鸟也能依据鼬的气味躲避鼬的猎捕,从而维持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稳定。这个实例说明了信息传递能够。
下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
(2)检测可溶性还原糖的试剂是________,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来判断。
(3)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可溶性还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_____。
(4)种子成熟时,淀粉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试管中加入2 mL已知蛋白质液,实验组试管装加入______,然后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__,如果出现______现象,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