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硫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 |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
切除老鼠的甲状腺后,其物质代谢能力大大下降;若切除甲状腺后,连续给老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其物质代谢能力与切除前相比没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再进行其他对照实验,用以观察比较。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 )
A.既不切除体内的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
B.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注射量后进行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再移植甲状腺 |
C.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后,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
D.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后,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 |
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图6-14-3装置进行实验(HgCl2能抑制ATP水解),实验得到如图6-14-4所示的结果。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6-14-3
图6-14-4
A.本实验是探究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影响 |
B.温度、pH、溶解氧、胡萝卜片的量是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 |
C.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 |
D.比较乙组和丙组结果,可知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消耗能量 |
科学家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好氧细菌大量聚集在如图6-14-2所示区域。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图6-14-2
A.实验过程中装片需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是为了设置自变量 |
B.水绵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能进入细菌的线粒体与[H]结合生成H2O |
C.图中细菌分布的差异是由于水绵不同区域光合作用强度不同造成的 |
D.水绵叶绿体产生的ATP直接为核DNA复制提供能量 |
图6-14-1为3株长势相同并经过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植物,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培养,本实验的目的是( )
图6-14-1
A.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
B.证明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大 |
C.证明过多的CO2会阻碍光合作用 |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
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 |
B.体积分数为95%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盐酸等体积配比后可用于洋葱根尖细胞的解离 |
C.调查遗传病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抽样,研究其遗传方式需分析患者家系系谱图 |
D.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