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一定要相等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A、B、C都不对
某种烷化剂芥子气能使鸟嘌呤转变为烷基化鸟嘌呤(mG),mG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某双链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20%,用芥子气使DNA分子中所有鸟嘌呤成为mG后进行复制一次,其中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30%,则另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A.15% | B.20% | C.30% | D.40% |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Ⅱ—1不携带该性状的基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
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
C.I—2、Ⅱ—2、Ⅱ—4、III—2一定是杂合子 |
D.若III—2和III—4交配,后代中表现该性状的概率为1/8 |
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2:1:1,若这些亲代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24:8:3:1 B.9:3:3:1
C.15:5:3:1 D.25:15:15:9
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
C.“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 |
D.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 |
某夫妇妻子表现型正常,丈夫为色盲患者,生下一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
B.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
C.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或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
D.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或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