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 )
|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 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
| 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 D.帝国主义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 |
英、法、美、德四国政治制度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成熟的民主政体 ②都实行代议制
③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都体现分权制衡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法、德两国是“一战”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国。德国首先向法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在宣战之前,双方需要经过的合法程序是( )
| A.德国:首相经皇帝同意后宣战; 法国:议会提出法案,总统同意后宣战 |
| B.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
|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宣战 |
| D.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经议会同意后宣战 |
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材料突出反映( )
| A.普鲁士有统一德意志的趋势 | B.德志帝国存在不稳定因素 |
| C.德意志各邦发展极不均衡 | D.联邦制不利于德国的长期统一 |
法国巴黎有一个著名的“路易十五广场”,在恐怖统治时期被改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再易其名为“协和广场”,取意“全国各族和谐、融洽、具有凝聚力”。1814年再次被改回“路易十五广场”。1830年路易·菲利普时代它又重新恢复为现在的名字“协和广场”。这主要说明了( )
| A.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 | B.法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
| C.法国共和制的道路曲折漫长 | D.法国封建势力疯狂反扑 |
中华民国1946年宪法规定:“总统依法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之副署,或行政院长及有关部会首长之副署”、“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此条款与下面宪法或文献的内容相近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 C.德国1871年宪法 | D.法国1875年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