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县有一刻石,辞云:“追念乱世,封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从这段话中推测,引发该刻石出现的事件可能是
A.周武王派先代贵族后裔来该地“封邦建国”,统辖该地人民 |
B.秦始皇命该地设置“令”、“丞”等官职,并派遣外地官员担任 |
C.唐太宗令当地首领为“刺史”,并同意该地百姓不编户籍,不上贡赋 |
D.康熙皇帝南巡至该地,行三跪九叩之礼,并亲书“万世师表” |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
C.在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
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
(2014高考真题)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