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先后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其影响下,我国科技界的成果有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B.银河Ⅰ、Ⅲ型巨型计算机先后研制成功 |
| C.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 D.李四光确认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 |
| C.都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
在《临时约法》制定前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责任内阁制,进行这一改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 |
| B.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
| C.清政府的阻挠 |
| D.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
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
| 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的里程碑 |
| 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 C.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
| D.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下列条约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
|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
| C.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 |
|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