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
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
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
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史实可以作为材料中“粗看一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
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
B.国联由英法操纵 |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 |
D.欧洲对世界经济控制力不断加强 |
下列“二战”期间的战役中,与斯大林格勒战役作用一致的有:
①中途岛海战
②阿拉曼战役
③不列颠之战
④淞沪会战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
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
C.战争加速了科技革命的到来 |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
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政治人物的言论:
① 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英·格雷
②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皮洛夫
③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法·福煦元帅
④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
权利的捍卫者。——美·威尔逊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④③ | D.②①③④ |
二战后期,第一次提出要建立新的国际性组织设想是在
A.《大西洋宪章》 | B.《波茨坦公告》 |
C.雅尔塔会议 | D.旧金山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