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开设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
|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
|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己不完整 |
下列是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贡献总结,错误的是
| A.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在事物的感觉 |
| B.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了分类 |
| C.他提出的三段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
D.提出了“中庸之道” 与孔子的中庸思想相一致,都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 |
“孔子象征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曲阜市世界遗产监测办公室副主任刘海霞说:“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这说明
①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②儒家思想融化浸透到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之中
③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④儒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是曾说道,“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下列不能体现“和谐”思想的是
| A.“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
| B.“礼之用,和为贵” |
|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 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判断下列说法哪一句不是孔子的言论
| 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 B.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 |
|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行者于天下,为仁矣。”何谓五者之,孔子回答道:“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欣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对上述
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 |
| 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老百姓信任,实施仁政 | |
| 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 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