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至图中A、B、C、D四位置时,对应的节气分别是:
A B C D
(2)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3)地球公转从D到A过程中,秦皇岛昼长变化情况是: 。
(4)地球公转从A到B过程中,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 。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P是。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3)F处等温线走向为,其影响因素是。
读下面我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均填字母)
(2)山脉C东侧的地形单元为,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世界气候类型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⑥气候类型受左图中(气压带风带)控制(填字母)。
(2)图中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3)试分析③气候类型在亚洲南部分布最典型的形成原因
读下图并完成各题。图中上部表示120°E副高脊线位置(横坐标06-21表示6月21日),下部表示我国境内的锋面位置示意图。
(1)图示时段内,副高脊线在纬度之间摆动。副高的强弱和进退,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的分布以及灾害的发生。
(2)图中所示锋面主要在地区,在其影响下的天气是。
(3)图示锋面系统在正常年份对该地区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是
下图为北半球四地点在6月22日不同时刻测到的当地太阳位于正南方时的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示意图。
(1)四地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
A ;B ;C ;D 。
(2)该日四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昼长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3)B、C两地的气候分别是:B气候;C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