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公元前356年,“卫鞅”在“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
请回答:(共15分)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2)如果你处于当时社会,假设自己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奴隶主旧贵族、农民,你会对以上哪些措施有看法,是欢迎还是反对?请说出理由。(任选两个角色作答,6分)
(3)根据材料可推断出“卫鞅”的变法主张属于哪家思想学派?此次变法影响如何?
(4)后来商鞅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有何感想呢?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时期沿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是,此时的科举考试只重形式不重讲求实际内容,危害很大,清统治者还从文人的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加以迫害,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明清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的统治政策是哪些?这些政策对中国有何严重的消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此时的科举考试只重形式不重讲求实际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图(1)宋代《货郎图》图(2)北宋“交子”铜版拓片 图(3)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2)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条件是什么?(至少答出3点,3分)
(3)康乾盛世时期,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对外紧闭国门,故有人说“康乾盛世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举例说明。(2分)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提示填写唐朝和明朝中外友好交流情况简表。

朝代
主要史实
唐朝



明朝


(2)结合以上两个朝代中外交流的情况,谈谈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意义?(至少答出两点。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今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回答下列问题:
(1) 造成旧中国“屈辱外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开拓新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基础是什么外交原则?
(3)请列举中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大事,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4)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新时期的中国应当怎样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回答: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2)按要求填写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简表。(各举一例)


重 大 措 施
改革
农村

城市

开放

(3)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4)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