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桌上有薄玻璃板、厚玻璃板、平面镜;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白纸;刻度尺;铅笔。
(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把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B的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这里利用了 法。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你的做法是 。
(3)如图是张老师收集到的四个小组的某次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
(4)实验结束后,小方用厚玻璃板观察点燃的蜡烛A的像,发现蜡烛A通过厚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比较暗,较远的像是蜡烛发出的光经过玻璃板( )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 |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 |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 |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 |
小唐了解到电视机遥控是通过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他想进一步了解红外线是否具有可见光的某些传播规律,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在遥控器前面分别用相同厚度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保持遥控器方向、遥控器和电视机的距离相同,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用硬纸板遮挡时不能控制电视机,用玻璃板遮挡时能控制电视机。
实验二: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
(1)小唐进行实验一所探究的问题是。(2分)
(2)实验二现象能证明( )。(2分)
A.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B.红外线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及凝固的规律”时,小琴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表格数据
并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石蜡的温度/℃ |
59 |
54 |
50 |
47 |
45 |
44 |
43 |
42 |
海波的温度/℃ |
61 |
56 |
51 |
48 |
48 |
48 |
46 |
45 |
(1)在两个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是,石蜡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
(3)在这个过程中,海波和石蜡都需要热量(填“吸收”或“放出”),这个过程是。(填物态变化名称)。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每空1分,共7分)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时需要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表明此时水上方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质量较大的是(选填“a”或“b”)
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2分)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下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的结论正确,理由是。(2分)
(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2分)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30° |
30° |
2 |
40° |
40° |
3 |
60° |
60° |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