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m/s.
如图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下端,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________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
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__________现象,是由于分子的
____________而产生的,这一过程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
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的.
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6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V,内阻1Ω) B.电流表(0~3A,内阻0.0125Ω)
C.电流表(0~0.6A,内阻0.125Ω) D.电压表(0~3V,内阻3kΩ)
E.电压表(0~15V,内阻15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0~2000Ω,额定电流0.3A) H.开关、导线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接法(选填:“内”或“外”).
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某组示数如右图所示,图示中I=A,
U=V.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0~0.5 A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画出测量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x的原理电路图.
某同学做《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操作完成后得到的实验记录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图中_______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是合力的实验值,需要进行比较F′ 和F,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正确的。试分析误差差生的原因(至少写出两条)。
在上述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 )
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 |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
C.细线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 D.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上的伸长量相等 |
作用在同一个平面内,大小分别为7N、9N的二个共点力,其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__________NF合
____________N。
一个定值电阻,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现需要测量其阻值。给出的实验器材有:电池组 E:电动势9V,内阻约为0.5Ω
电压表V:量程0~10V,内阻20kΩ
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阻约为20Ω
电流表A2:量程0~300mA,内阻约为4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1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1700Ω,额定电流0.1A
电键S、导线若干
如上图所示,有两种电路可供选择。测量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所用的电流表应为(填代号)滑动变阻器应为(填代号),实验应选图所示的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