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甲图是未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水分子的进出达到平衡时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 |
B.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 |
C.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 |
D.若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 |
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A.乳酸菌、烟草花叶病毒 | B.豌豆、T2噬菌体 |
C.硝化细菌、绵羊 | D.蓝藻、变形虫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来源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C.用![]() |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
某显性性状的植物进行自花授粉,下列对其后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显性性状②后代可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③后代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④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隐性性状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 |
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脱氧核苷酸 |
B.在复制过程中,复制和解旋是同时进行的 |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
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
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
甲 |
乙 |
丙 |
丁 |
细胞壁 |
无 |
有 |
无 |
有 |
所含核酸种类 |
DNA |
DNA和R![]() |
DNA和RNA |
DNA和RNA |
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定律 |
否 |
否 |
是 |
是 |
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