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
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
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
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
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
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
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
如图A、B、C分别表示某研究小组统计某一年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金字塔、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和某浮游生物群落的能量金字塔。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三个生态系统都需要持续接受外部的能量输入
B.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最好用生物数量金字塔表示
C.B图中,能量从初级消费者流动到次级消费者的传递为17.5%
D.C图中能量传递率小于10%的原因是浮游生物数量多而寿命短
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