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
|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
|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
|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
|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
|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
|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 D.酶1和酶2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如图所示为不同条件下的同种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 |
|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酶量 |
| C.温度导致了酶促反应Ⅰ和Ⅱ的速率不同 |
|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
下列物质吸收方式中,符合下图两种曲线的是
| 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
| B.胃黏膜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 |
| C.葡萄糖进入人的红细胞 |
| 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 |
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数共有
①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原核细胞染色,观察到红色的是拟核
②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
③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④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后,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色
⑤还原糖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均需水浴加热
⑥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不能据此判断该细胞正在失水
| A.2项 | B.3项 | C.4项 | D.5项 |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表所示。
| 装置编号 |
甲 |
乙 |
丙 |
| 半透膜面积 |
S |
S/2 |
S |
| 蔗糖溶液体积 |
T |
T |
2T |
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
A.1—丙;2—甲;3—乙B.1—乙;2—甲;3—丙
C.1—甲;2—乙;3—丙D.1—丙;2—乙;3—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