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为某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条件下,测得的CO2浓度与氧气释放量关系示意图,右图是该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及黑暗条件下,CO2浓度分别为mc和md时测定C3和C5的含量,共获得a、b、c、d四条曲线,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影响0A段长短的环境因素有 (至少答两点),不同植物在相同条件下0A段长短不同,直接原因是 不同,根本原因是 。
(2)C点与D点相比O2释放量较低,制约因素是 ,该因素值的降低 (会,不会)影响光反应的速率,理由是 。
(3)当CO2浓度为mc时测定C3和C5的含量,获得的曲线是右图中的 ,左图曲线超过D点后变平的原因是受到 制约。
(每空1分,共8分)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注:A为开关;B为玻璃钟罩;C为转基因作物;D为烧杯(内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或NaOH溶液);E为红墨水滴;F为直尺
Ⅰ.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溶液,装置乙作对照组(校正)
②将甲、乙两装置的玻璃钟罩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溶液,乙装置作对照组(校正)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
||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 |
甲装置 |
(填“左移”或“右移”)1.5厘米 |
乙装置 |
右移0.5厘米 |
|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 |
甲装置 |
(填“左移”或“右移”)4.5厘米 |
乙装置 |
右移0.5厘米 |
Ⅱ.实验分析: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
g/h。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_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
(每空1分,共9分)糖尿病有多种病因,图一所示①、②是两种引起糖尿病的原因,图二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①所示浆细胞产生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的敏感度降低,的分泌量减少,从而血糖浓度升高。②所示的糖尿病的原因是Y2与结合,导致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两种是由病引起的糖尿病,其中通过注射胰岛素能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的为(填数字)。
(2)由图二可知;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与结合后,一方面促进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则体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3)某糖尿病患者欲检测其患病的原因,在医院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最有可能类似于图一中的(填数字)
(每空2分,共16分)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蚕的耐氟性、不耐氟性由基因B、b控制,蚕茧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C与c)控制,这3对基因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幼蚕体色正常、红体色由基因R、r控制,该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回答:
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 |
♂ |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
甲 |
耐氟性 |
耐氟性 |
耐氟性蚕3/4、不耐氟性蚕1/4 |
乙 |
耐氟性 白茧 |
不耐氟性 白茧 |
耐氟性黄茧3/32、耐氟性白茧13/32、不耐氟性黄茧3/32、不耐氟性白茧13/32 |
丙 |
体色正常 |
红体色 |
体色正常(♂)、红体色(♀) |
①若将桑叶浸渍在6×10-5ppm的NaF溶液中5min,捞出晾干后饲喂甲组F1,淘汰不耐氟家蚕,然后让其自由交配,则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耐氟性家蚕占,F2中B的基因频率是。
②写出乙组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③家蚕的Z染色体和W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下图所示.若丙组亲本均为纯种(ZRW、ZrW均视为纯种),请根据丙组实验的结果分析,基因R、r应位于性染色体的区段。若基因R、r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则乙组的F1表现型应为。
(2)科学家将人干扰素基因M导人家蚕细胞培养后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5s,实际上合成120个干扰素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min,其原因是。若M基因中编码第90位谷氨酸的CTC突变成ATC,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为终止密码子。
(每空2分,共20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了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其原理是。应用此育种方法一般从F2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因为_________________。在F2代选育的个体中,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占。
(2)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理论上有株。F2代中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
(3)过程⑤常采用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
(4)过程⑦的育种方法是。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方法的明显优是。
(最后一空3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RNA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翻译过程中,参与的RNA分别为: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和②中的____________。
(2)根据给出的密码子判断,图中①所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__,该过程中②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合成的多肽链共有________个肽键。
(3)很多多肽链合成时第一个氨基酸都是甲硫氨酸,然而细胞中大部分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因为很多多肽链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进行加工、修饰。
(4)若以③为模板合成一条多肽链需要的时间是1 s,但在2 s内③却指导合成了数条同种多肽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