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在2012年11月8日—14日举行,十七大指出:“当代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实践无止境 , 创新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 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1)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 , 结合材料 , 分析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依据。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 , 结合材料 , 分析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依据。
(3)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 , 结合材料 , 分析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依据。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和重要作用。
(1)请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客观性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材料二:我们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完全有政府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源配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对市场的认识也由“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现在“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国改革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我们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刚刚过去的2014年,国内外大事频发,有几件大事备受关注。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决定”,将进一步指导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工作。
材料二: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3月在几内亚等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埃博拉成为世界性联合行动。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1976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最新消息,美国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位医生在回国接受试验疫苗后,已出院与家人团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1)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理由。
(2)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如何理解这一特点及其作用?
(3)请说明材料二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唯物论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韩两国地缘接近,文化相似,文化交流在推动中韩现代友好交往、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及促进两国贸易合作等方面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随着“中韩友好交流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从官方到民间,文化交流愈发活跃,“文化日”、“文化周”、“文化月”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层出不穷,“韩流”与“汉风”交相辉映,共同推动中韩文化交流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材料二: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是韩国SBS电视台2013年12月末播出的经过精心策划和广泛宣传的企划剧,受到中国观众的强烈追捧。韩剧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感,在继承自身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不断借鉴国际影视成功的经验,创造出亚洲式的不同风格的新文化;韩剧制作过程精细,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韩剧始终把观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根据观众的反馈,及时调整剧情和演员。随着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发展,使得《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刺激了文化消费,从而带动韩国经济的发展。
(1)简要说明材料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6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韩剧的成功对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启示。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战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驼铃声声、舟楫相望。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广东省作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中心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一方面有着无限机遇,比如与东盟人文相通,合作前景广阔,与沿线省份也有较强的产业互补性等。但另一方面,也面临复杂的竞争:一是相关各国对沿线各国的争夺将日益激烈,比如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日韩争相与东盟发展经贸关系,欧美国家与印度经济关系不断深化。二是沿线兄弟省份定位的趋同可能导致新的竞争。因此,如何从内外竞争中突围是广东成为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排头兵的关键。
(1)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当代文化交流的意义。
(2)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中“如何从内外竞争中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