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下列两名同学所下的定义,分别运用了什么物理方法:
甲: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乙: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用一个等效的力去替代那几个力,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 A.甲用了理想实验法 | B.甲用了理想模型法 |
| C.乙用了控制变量法 | D.乙用了等效替代法 |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刘翔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 |
| 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月球可看作质点 |
| 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
|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 |
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
| A.笛卡尔 | B.牛顿 | C.伽利略 | D.亚里士多德 |
如图,一束电子以大小不同的速率沿图示方向飞入横截面是一正方形的匀强磁场,则
| A.电子的速率越大,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半径越小 |
| B.电子的速率不同,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也不同 |
| C.电子的速率不同,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可能相同 |
| D.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其轨迹线所对应的圆心角越大 |
如图是火警报警装置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是半导体
热敏传感器,它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R2处发生火情时
| A.电流表示数将变小 |
| B.电流表示数将变大 |
| C.a、b两点间电压变大 |
| D.a、b两点间电压变小 |
如图甲,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则
| A.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最大值是220V | B.正弦交变电流的周期是 s |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W |
D.电压表的示数是100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