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如下设置条件下培养,记录实验结果。 

组别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湿润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湿润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1)通过本实验看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6分)
                                                                       
(2)甲和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                      .(1分)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态瓶的制作与探究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太空水族箱”也随之“入住”中国空间站,激发了同学们制作生态瓶的兴趣,于是他们开展了以下实践和探究活动。

制作与分析:

(1)小青组选择玻璃瓶、金鱼藻、6条小鱼、塘泥等制作了水生生态瓶(如下图),其中金鱼藻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______和部分有机物;小鱼扮演的角色是______,其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和______可作为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评价与改进:

(2)请根据评价标准对小青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

①容器无色透明;

②生态瓶内成分齐全;

③动物与植物间大小及数量的比例适当;

④动植物与容器的大小比例适当;

……

优点:______

建议:______


实验与探究: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生态瓶中生物的影响,同学们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水温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3)下图为小芸组的实验结果。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探究二】水温对小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4)下表是小华组的实验结果。

该实验中,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受以上两组同学实验的启发,小青组计划探究其他环境因素如______对生态瓶中小鱼的影响。求真永无止境,探究仍将继续……

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在月球基地“种菜”,科学家做了大量探索和实验。

实验一:科研团队利用月壤进行植物栽培实验

Ⅰ.材料、装置:不同批次的真实月壤A、B、C,模拟月壤(模拟真实月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火山灰);底面积仅为 1cm2 的圆柱容器(如右图)。

Ⅱ.过程、结果:将等量的拟南芥种子分别播种在真实月壤A、B、C和模拟月壤中。通过测量叶尖最宽展距,了解拟南芥生长状况。每组实验重复4次。

(1)由于真实月壤样本数量少,实验中节约用量的做法是______。

(2)绘制曲线应采用每组数据的________,目的是减小误差。

(3)研究发现,各组拟南芥种子萌发率都是 100% ,且幼苗初始阶段生长状况相近。一段时间后,真实月壤中拟南芥的生长状况较差(如下图),据图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

真实月壤中可种出植物,但生长不良,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肥力不足。由于真实月壤稀缺,科研团队尝试用模拟月壤进行改良实验。

实验二:科研团队利用固氮蓝藻开展模拟月壤氮含量的改良实验

Ⅰ.过程:称取适量的模拟月壤于三角瓶中,加入无氮培养基,无菌处理后分别接种固氮蓝藻A和B,并设置对照组,置于适宜的环境进行培养,重复3次。

Ⅱ.结果:测定为期50天的各组模拟月壤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如下图)。

(4)对照组应设置为________。

(5)分析曲线,得出结论:______。

(6)运用实验二的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探究的是:________。

钓鱼爱好者之间流传这样一句话:“一日有三迁,早晚要钓边”。难道小鱼一日三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吗?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小鱼分布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器具:体长2—3cm的小鱼、光照强度测试仪、LED冷光灯、长100cm的亚克力水槽(用三块可移动的隔板将水槽分隔成4个相等的区段,将LED冷光灯固定在水槽的一侧,如图一所示)。

方法步骤:

①将亚克力水槽置于独立的黑暗环境中,打开LED冷光灯,用光照强度测试仪测出水槽不同区段的光照强度,测得的数据如表一所示。

②将60条大小相同、活力相近的小鱼倒入水槽的四个区段中,每个区段15条。

③将隔板提高并固定,便于小鱼自由通过。

3分钟后,同时放下隔板,对水槽各区段小鱼进行计数。

⑤多次重复上述步骤②④,记录数据并算出平均值,生成柱状图(图二)。

1)在分类上,鱼属于________(填“无脊椎动物”或“脊椎动物”)。小鱼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_呼吸。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步骤⑤中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4)从步骤①中的表格数据可得出:距离光源的位置越远,光照强度________

5)结合图二分析,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劳动实践基地种植了玉米,并进行观察和研究。图一为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图二为玉米植株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字母或序号,________填文字)。

1)播种前松土,其目的是为玉米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________

2)图一中的②将来发育成玉米植株的________。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是由图二中的[ ]________提供动力,运输到茎、叶等器官。

3)玉米果实有“甜”和“糯”口感之分,主要与图二中的[ ]________制造的有机物有关,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叶片的________细胞中。

4)玉米果皮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黄粒玉米植株的花粉授到白粒玉米植株的柱头上,结出玉米的果皮颜色是________色。

脑部微血管密度和GAT1蛋白含量是影响某种脑部疾病的重要因素。为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该病的效果,某科研团队用45只患病大鼠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注:药物OX对该病有治疗效果。

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将患病大鼠分组时,要做到_______。甲组的作用是_______

2)据表可知,与甲、乙组相比,丙组大鼠走迷宫耗时_______,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效果_______,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

3)为评估丙组大鼠是否已治愈,实验需增设______大鼠组为丁组。

4)银杏叶提取物成分复杂,剂量效果未知,请提出一个进一步的研究思路: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