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mL 10mol·L-1的浓硝酸或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0.2NA |
B.0.1mol的白磷(P4)或甲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NA |
C.在精炼铜或电镀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铜32g转移电子数均为NA |
D.标准状况下,2.24L Cl2通入足量H2O或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 |
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H++HS-和HS-
H++S2-。若向H2S溶液中
A.滴加新制氯水,溶液pH减小 | B.通入过量SO2气体,溶液pH增大 |
C.加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
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从C(石墨)=C(金刚石)Δ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 |
C.由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向含0.1 mol HCl的盐酸中加入4.0 gNaOH固体,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
D.2 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
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
B.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
C.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
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该元素单质是导体 |
B.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 |
C.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 |
D.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 |
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
D.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