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某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进行下列实验:取一定量合金,加入100mL0.3mol·L—1稀硫酸,合金完全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0mL;再加0.2mol·L—1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恰好在此时不再变化,用去350mL NaOH溶液。则所取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A.0.005mol | B.0.01mol | C.0.025mol | D.0.03mol |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图中,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溶液中溶质最终为FeSO4 |
B.原溶液中H2SO4浓度为2.5 mol·L-1 |
C.原混合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
D.图中,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BC段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
X |
Y |
Z |
W |
原子半径/pm |
160 |
143 |
102 |
74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4、-2 |
-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Z<H2W
C.X、Y元素的金属性X<Y
D.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3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 B.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
C.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 D.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B.标准状况下,2.24 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 |
C.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
D.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
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