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的条件下,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放出热量。若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 kJ。那么Q1与Q2之间的关系
A.Q1>Q2 | B.Q1<Q2 | C.Q1=Q2 | D.不能确定 |
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则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T2,ΔH>0 | B.T1>T2,ΔH<0 | C.T1<T2,ΔH>0 | D.T1<T2,ΔH<0 |
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下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 |
Cl2具有还原性 |
B |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
Cl2具有酸性 |
C |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Cl2具有漂白性 |
D |
KI-淀粉溶液变蓝 |
Cl2具有氧化性 |
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一定浓度的硝酸与Cu2S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产物中n(NO2)∶n(NO)=1∶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中n[Cu(NO3)2]∶n(CuSO4)=1∶1 |
B.参加反应的n(Cu2S)∶n(HNO3)=1∶5 |
C.反应中Cu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
D.1 mol Cu2S参加反应时有8 mol电子转移 |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X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W |
C.原子半径:Y>Z |
D.含X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