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元素和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不同 |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C.电子数不同 | 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
图一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二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 分别放进盛有 水的两只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
B. | 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 |
C. | 向烧杯中加入硝酸铵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
D. | 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 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牵牛花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
B. | 用干燥的pH试纸测浓硫酸的酸碱度 |
C. | 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
D. |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证明蜡烛燃烧一定产生可燃性气体 |
下列有关冶炼金属的反应中,正确的是
A. | ↑ |
B. | |
C. | |
D. |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会用到的方法是( )
A. | 吸附 | B. | 过滤 | C. | 蒸馏 | D. | 消毒 |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错误的是()
A. | 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B. | 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
C. | 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一氧化碳可用作气体燃料 |
D. |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一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