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变轨后,飞船顺利进入轨道。“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请回答:
(1)有人认为变轨的成功说明人能够改变规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对待规律应坚持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收入分配公平关系社会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即将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提几点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福建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三大产业比例变动状况表(%)
年份 |
1978 |
2000 |
2010 |
2012 |
第一产业 |
36.1 |
16.3 |
9.5 |
9.0 |
第二产业 |
42.5 |
43.6 |
51.3 |
52.2 |
第三产业 |
21.4 |
40.1 |
39.2 |
38.8 |
注: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在60%-80%之间。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三大产业比例为:9.5∶46.5∶44)奠定良好的基础。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福建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几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从神州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嫦娥探月工程开展,我国做到了上“九天揽月”,实现了一个接着一个飞天梦。某校高二(6)班就此开展探究活动。
材料一 2013年6月13日,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于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以每秒7.9公里的速度在太空中比翼双飞。同学们通过走访得知,“神舟”飞船飞天会受很多因素制约,天体运行轨道、航天器的轨道要求、测控通讯、气象条件等。
(1)请问材料一体现了唯物论哪些道理?
材料二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知道,我国为探索太空奥妙,把太空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期阶段。“绕”——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首次实施中国人的绕月探测,是为一期工程;“落”——嫦娥二号、三号、四号卫星陆续出发,在2013年前后,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并开展月基天文观测,是为二期工程;“回”——2020年前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采集关键样品返回地球,是为三期工程。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探月工程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材料三随着探究活动的深入,同学们为了扩大人们对飞天梦的宣传,准备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
(3)请你为他们写出至少两种宣传方式,并写出相关哲学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科技部于2002年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2012年6月22日,“蛟龙号”完成7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安全返回母船。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为7062米,证明其性能的可靠性。并取得3个水样、3个沉积物样,为中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高技术装备,同时为中国深海勘探、海底作业研发共性技术。
结合材料,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四个方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有人说:美丽中国应该是山清水秀,空气清鲜,但在最近几年,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一些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1)材料中体现了规律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