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健康、能源与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维生素C、维生素B、铁、钙、硒等。
① 这里的 “铁”、“钙”是指 (填字母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② 人体缺“铁”,会导致 病症;
③ 紫薯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④ 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硒原子中有34个质子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18"
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g
(2)天然气是汽车使用的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从“低碳”的角度分析,应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 在氢气、煤、石油中,最理想的燃料是 ;
② 将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物质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检验吸收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该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_______。
小明同学用镁带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镁带完全燃烧后,小明称得生成固体的质量大于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请分析造成反应前后固体物质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小明查阅资料知,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将点燃的镁带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带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瓶壁有黑色物质生成,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牡丹花开时满城飘香,是因为_____________;固体碘升华使之体积变大是因为_________。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1)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它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以__________悬浮在水中的杂质;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
(2)“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2013年3月2日是第21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请列举一条生活中节水的做法:___________。
请按照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1个氖原子____________,(2)2个钙离子____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