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 1mol/L (NH4)2SO4溶液中:c(SO42—)<c(NH4+) |
| B.相同温度下,0.6 mol/L 氨水溶液与0.3 mol/L 氨水溶液中c(OH—)之比是2:1 |
| C.向0.1 mol/L NaNO3溶液中滴加稀HNO3使溶液中pH=5,则混合溶液中c(Na+)<c(NO3—) |
| D.常温下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溶液,使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a+)<c(CH3COO—) |
X、Y、P、Q四种短周期元素,元素X在地壳中含量最高,充有元素Y单质蒸气的灯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Q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总数比为3:8,P的单质常用作电脑的芯片材料。
| A.元素Y、P的简单氢化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
| B.原子半径:X>Y |
|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P<Q |
| D.X、Q两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 |
铁棒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 01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棒附近产生OH— | B.铁棒质量减少 |
| C.石墨棒上放出氢气 | D.石墨棒上放出氧气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Na+、Cu2+、SO42— |
| B.在c(H+)/c(OH—)=10—12的溶液中:K+、Ba2+、Cl—、ClO— |
| C.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Na+、Cl—、NO3—、CH3COO— |
| D.pH=0的溶液中:Na+、NO3—、S2—、Cl—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 B.图2表示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1 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 |
| 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
| 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t时V正<V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