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测量某导电材料棒的电阻。
①首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倍率为×100)粗测其电阻,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其读数为 Ω。
②然后用以下器材用伏安法尽可能精确地 测量其电阻:
A.电流表:量程为0-5mA-25mA,5mA内阻约为10Ω,25mA内阻约为2Ω |
B.电压表: 量程为0-3V-15V,3V内阻约为7.2kΩ,15V内阻约为36kΩ |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1A |
D.低压直流电源:电压4V,内阻可以忽略 |
E.电键K,导线若干
按提供的器材,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在下面实物图(b)上连接正确的实验电路。
③根据实验的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图(c)所示。请在图(c)中作出该导电材料棒的伏安特性曲线,则其阻值为 ___ Ω。
某同学用如图13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他连接好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电键的瞬间观察到电流表G指针向右偏转,电键闭合后,他还进行了下列操作:
(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快速向接线柱C移动,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
(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2)将线圈A中的铁芯快速抽出,电流计指针将______
(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p,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的实验方案。
①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方案更合理。
②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20.0N。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c示数为4.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1)弹簧的劲度系数。
(2)弹簧的弹力为5N时,弹簧的长度为。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率为50Hz.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m/s2.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m/s.(答案均要求保角3位有效数宇)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垫高适当,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3)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质量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4)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
外力F的关系,由于他们操作不当,这组同学得到的a-F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可能的原因是:。
A.实验中未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平衡摩擦力过度
C.实验中未满足实验条件M>>m D.平衡摩擦力时未取下盘和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