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咸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人考究较勤,故可以补我未及。”此语说明光绪帝( )
A.要挽救民族危亡 | B.要为人民改革政治 |
C.要向西方学习 | D.要利用民众的智慧 |
1925年毛泽东《沁园春·雪》:“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其中“谁主沉浮“揭示了作者当时思考的关于中国革命的问题是
A.建立政党,发动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问题 |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的问题 |
C.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叛变,组建革命队伍的问题 |
D.国民革命领导权的归属问题 |
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利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利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便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是对中国人有罪的。”这段言论在历史上最早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 B.维新变法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里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火车时代,堪比道家所言“乘风而行” |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
“李纲在抗金时,先使用火箭射击,后来采用幕僚建议,采用突火枪,战绩不错。晚上休息时大声朗读活字印刷本岳飞的《满江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以上叙述有几处错误
A.0处 | B.1处 | C.2处 | D.3处 |
下图中的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广州、泉州、明州、登州被称为唐代八大城市。由此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城市分布重心由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 ②扬州和成都成为超越两都的政治经济中心 ③政治都会与经济中心重合的特征依然存在 ④开放的对外政策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