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 ;
② .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应该 ;
(4)天平再次调到水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g.
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进入不同的水平面有相同的初速度,则木块应从同一斜面 开始下滑。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
(5)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科学推理法和两种研究方法。
(6)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小铁球,运用这些器材一定可探究的是
A.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 B.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 C.A、B都可探究
小江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动手测量盐水的密度,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要将天平调平衡,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60cm3,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其总质量是 g,则他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 g/cm3。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江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大”、“小”)。
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如图所示)获得了丰收。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姜雪峰编制
小希的方法:
(1)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kg。
(2)如图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cm3。
(3)枇杷的密度为kg /m3。
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
小明的方法:
(1)在筐里随机挑选6颗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
(2)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
(3)枇杷的密度ρ = m/3V。
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答:。
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研究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
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实验室备有几种电阻丝,参数如下表。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镍铬合金丝 |
1.0 |
0.2 |
b |
镍铬合金丝 |
1.0 |
0.1 |
c |
镍铬合金丝 |
0.5 |
0.1 |
d |
锰铜合金丝 |
0.5 |
0.1 |
如图17所示,是为完成探究连接的实验电路。
(1)实验中应通过比较的大小,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2)若要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两根电阻丝(填编号)进行对比实验。
(3)选用b、c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 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6 cm,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A的像,他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cm。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