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建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今中外地域中有很多带“州”的名称,下列对“州”的区划沿革表达正确的有

A.“州”作为地方行政区划最早开始于唐代
B.在1787年宪法中,美国各州仍能行使一定的国家主权
C.有些州名源于传说中黄帝时代将全国划分的“九州”
D.新中国成立后“州”的行政区划仍然存在

和解是一个进程, 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 创造性地实现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翰·保罗·莱德里奇( John Paul Lederach) 认为: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

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D.日本政府追随美国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以下各项对这一时期外交形势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改变了东西方国家间的外交格局
C.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在区域合作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

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

A.北伐战争 B.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D.淮海战役

1927年上海《东方杂志》以“农民状况调查”为题征文,要求应征者文章要“注意于农民疾苦实际情形之说明……当以报告事实为主,切勿流于空洞”,后推出了“农民状况调查”专号,集中刊载了16篇农村调查研究专文和23篇《各地农民调查》的“征文节录”(涉及区域及文章数量见下表)。下列关于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充分肯定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B.国民大革命时期人们对“乡村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
C.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下城乡“背离化”趋势更为凸显
D.反映当时以近代实证科学为导向的调查之风颇为流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