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 某同学在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时设计了一张表格。请你结合所学帮助该同学完成表格的填写。
| |
重大事件 |
影响 |
主要途径 |
| 第一阶段 (15~16世纪) |
新航路的开辟 |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
| 第二阶段 (18~19世纪中叶) |
|
世纪市场基本形成 |
|
| 第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应当为建设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而承担责任,并将“建设一个世界贸易多边体系”作为今后美国对外经济的基本目标。——罗斯福(1933年)
回顾30年代竞相降低汇率,一个接一个的国家……货币贬值,你们完全毁掉了货币,造成了混乱。我们说,世界再也经不起那样折腾了。——怀特(1944年7月)
2. 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括哪些主要机构?
20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截止到2006年,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
3. 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说明推动这种趋势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
| C.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 D.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 B.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
|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
学者雷海宗指出: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有各种繁文缛节,大国相互之间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国也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到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在乎攻灭对方。这种变化说明
| A.分封制进一步崩溃 | B.宗法制崩溃 |
| C.“仁政”思想消失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
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
| 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 |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
| 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 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 |
客家人在迁徙时,把族谱、家谱敬若神明,视之为凝聚族众、延续精神的传家之宝。这种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 A.分封制度 | B.宗法制度 | C.礼乐制度 | D.宗教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