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 |
| 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率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
| D.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某班探究课在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因素时,一位同学出示了以下图片,他想说明的观点应是 ( )
| A.忠孝观念渊远流长 | B.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性 |
| C.重农抑商观念根深蒂固 | D.海外贸易交通艰难 |
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轶尔在长篇小说《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年)的序言中写道:“神奇乃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奇迹),是对现实的特殊表现,是对丰富的现实进行非凡的、别具匠心的揭示,是对现实状态和规模的夸大。这种现实(神奇现实)的发现都是在一种精神状态达到极点和激奋的情况下才被强烈地感觉到的。”与这部小说创作风格相似的小说是()
| A.《离骚》 | B.《百年孤独》 |
| C.《人间喜剧》 | D.《悲惨世界》 |
中俄“海上联合—2012” “海上联合—2013”和“海上联合—2014”三次军演获得成功。其中在“海上联合—2014”的演习中,中俄双方的融合程度更深,实战味道更浓,新型装备更多。这主要体现了()
| A.大国军事合作国际化 | B.中俄两国实现军事联盟 |
| C.国家利益推动区域合作 | D.中俄结伴不结盟的关系 |
H·罗尔夫·哈宾等主编、2005年出版的《杜会市场经济辞典》中,提出制定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和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逻辑是“自由+轶序”“市场+公正”。这主要反映了()
| A.国家应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管理作用 | B.国营经济逐步占据国家经济主导地位 |
| 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主要借鉴苏联 | D.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推动不同文明融合 |
2011年,西班牙《起义报》有文章评论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风险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并且受到了新的权力极(中国、印度和巴西)崛起的威胁。”该报道()
| A.证实美国已丧失世界领导地位 | B.称赞发展中国家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
| C.说明中国开始争夺世界领导权 | D.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