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材料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建议》的精神组织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人大和政协于2011年三月召开“两会”期间加以讨论,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制定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对《建议》稿进行多次讨论,还广泛征求和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
(1)《纲要》的形成的程序说明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
(2)材料是怎样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
材料一:2011年5月9日至10日,省民宗委主任王毅前往宁波、舟山调研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情况时,对我省佛教界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注重发扬佛教界历来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二是要深入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把宗教教职人员的认定备案、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监管等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规范宗教场所的管理。……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宗教政策的。(4分)
(2)在正确处理宗教问题上,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责。请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填写下表。(6分)
可以做些什么? |
为什么这样做? |
|
全国人大 |
||
国务院 |
||
人民政协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事业中,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请问:
(1)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居于什么地位?(2分)
(2)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的原因是什么?(10分)
材料一: 2011年3月25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一方面总结了2010年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进展,另一方面指出,目前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呈易发多发之势,根本原因在于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
材料二:2011年2月10日下午,宁波市召开“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简称为“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辉忠在会上指出:“在这次作风专题调研中,基层有群众反映,一些干部对工作无所用心,对事业无所追求。” “大局意识仍是一个突出问题。” “下一步,要把治理庸懒散作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突破口,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使宁波这座城市因激情焕发而更加生动精彩。”
(1)材料一中提到“目前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呈易发多发之势,根本原因在于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请问: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靠什么?(2分)
(2)你作为公民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方式来参与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4分)
(3)材料二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工作原则的?(6分)
(4)你认为政府加强治庸反腐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十二五”时期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一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已成为一种大趋势。文化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文化本身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具有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生态增值、低碳经济等特点和功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政府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逐渐形成了坚持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文化发展建设思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财政支撑;在经营性文化产业领域,政府坚持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谈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确立文化发展建设思路是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的。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早在2007年成都市政府就提出了“全域成都”概念,即:城乡统筹,让现代化城市与现代化农村建设同步发展,进而推进成都全域发展。
材料:长期以来,成都市城乡社会保障存在明显的差别,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深入推进全域发展,成都市作出了“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并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决定,并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这一举措将使成都市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格局更加完善。 据悉,截至2010年末,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前,成都市城乡群众共创共享社会保障机制基本形成,基本保障水平已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1)结合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说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的原则?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深远意义?
(2)联系材料,用实践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成都市为什么要在建设全域成都中让城乡劳动者享受同等社会保险待遇?
(3)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成都市应怎样切实落实让城乡劳动者享受同等社会保险待遇,做到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