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 )
A.机器大工业生产 | B.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
C.工厂制组织形式 | 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不断的变迁,下列对土地所有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
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国家所有 |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拥有了土地使有权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
C.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
“最严酷的时刻来临,商店里食物柜台一空如洗……过春节时,为体现党的关怀,每人凭本可买3两瓜子,不要粮票。花生根本见不着,据说全出口换了外汇。”(选自《历史的见证——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2009年1月版),“严酷时刻”产生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B.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
C.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 D.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
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 “‘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A.作者极力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
C. 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D. 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