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B.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封建社会的性质

最能反映出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

面对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朝野的态度是: ( )

A.波澜不惊
B.清政府没有进行改革
C.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D.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