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A.郡县制的实行 | B.察举制的实行 |
C.科举制的实行 | D.行省制的实行 |
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主要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这反映了()
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 |
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 |
C.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
D.秦朝建立后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
下图描绘的是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反映出当时()
A.懂得休耕轮作 | B.开始推广牛耕 |
C.注重精耕细作 | D.铁犁尚未出现 |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心理 |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
C.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
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
B.当时分封制度遭到较大破坏 |
C.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 |
D.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