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甲、乙两图为两个国家的地形剖面图,甲图剖面线为55°N,乙图剖面线为23.5°S,下列关于两国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西部均分布有地中海气候 |
B.甲国地广人稀,乙国地窄人稠 |
C.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
D.甲国工农业发达,乙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
“人口红利”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人口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有
A.社会储蓄率低,不利于经济增长 | B.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 |
C.少年儿童比重高,人口增长过快 | D.社会赡养费用高,财政压力大 |
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 |
B.人口总量减少 |
C.就业困难 |
D.经济衰退 |
我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 | B.风力沉积作用 | C.流水堆积作用 | D.风力侵蚀作用 |
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多采用梯田的耕作形式,其目的是为了
A.减轻流水侵蚀作用 | B.增加地表径流量 |
C.减轻风力侵蚀作用 | D.便于机械化生产 |
黄土高原基本上属于
A.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 | B.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 |
C.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 | D.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区 |
读我国部分产品出口额相差数据示意图。21世纪初,各类出口产品中对我国出口额贡献率最大的是
A.资源型产品 |
B.技术型加工产品 |
C.劳动密集型产品 |
D.资本型加工产品 |
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在世界上出口竞争力最强的是
A.资源型产品 |
B.技术型加工产品 |
C.劳动密集型产品 |
D.资本型加工产品 |
21世纪前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数量明显增加 |
B.农矿产品产量显著下降 |
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
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成效 |
2011年12月10日,上海迎来近10年观测条件最好的月全食。本次月食从19点33分开始,到11日的1点30分结束。月全食形成条件包括
①日地月三者完全成一直线
②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③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④月球全部从地球本影中通过
⑤地球被月球本影扫过
⑥地球和月球皆不发光
A.①③④⑥ | B.①②⑤⑥ | C.①③⑤⑥ | D.①②④⑥ |
月全食在“初亏”阶段时,上海居民可见的月球形状是
月全食发生日的18:00时,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大致在
A.东方,地平线附近 |
B.西方,地平线附近 |
C.南方,观测者的头顶附近 |
D.北方,观测者的头顶附近 |
2011年11月20日东方早报报道:“梧桐雨”暂歇,今起一周晴冷。一夜之间,申城从“初夏”重回深秋,市民体感一下子从前几天的“暖湿”变成了昨天的“阴冷”。明天早晨市区最低气温将跌至9℃,郊区仅为5℃~6℃,并可能出现初霜。导致这段时间上海天气由暖湿转阴冷的天气系统是
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的原因是
A.市区空气对流不显著,近地面热量积聚 |
B.市区温室气体浓度较高,增温作用较强 |
C.郊区云雾多,削弱的太阳辐射量比较多 |
D.郊区绿地较多,散热较快,容易降温 |
霜冻多出现在晴天早晨的原因是
A.天空云量少,吸收的热量少 |
B.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
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
D.地面辐射较强,地表降温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