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
|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A.君主 | B.科学 | C.西学 | D.民权 |
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1872~1913年)
| 年代 |
商办 |
官办或官商合办 |
外商企业 |
|||
| 设厂数 |
资本 (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 (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 (千元) |
|
| 1872~1894年 |
53 |
4697 |
19 |
16196 |
103 |
28000 |
| 1895~1913年 |
463 |
90801 |
86 |
28469 |
136 |
103153 |
该材料不能说明()
A.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B.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毛泽东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三千年左右,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个社会的内部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包括()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 B.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
| C.中国社会思想发生变化 | D.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
“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永久性伤痛有()
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②内地设厂,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③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金瓯残缺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个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 B.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
|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 D.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