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相关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能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 )
A.a | B.b | C.d | D.e |
与a点相比较,e点 ( )
A.自转线速度大 | B.自转角速度小 |
C.地转偏向力小 | D.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 |
图中c点可能出现的区域是( )
A.回归线之间 | B.极圈以内 |
C.低纬度地区 | D.中纬度地区 |
1992 年以来,“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与大学及相关单位共同合作,成立台湾长期生态研究网,并在南仁山等地设置试验区,作长期的生态观察。试验区南仁山所在的经纬度为 22°28'N,120°51'E,高度为 10 ~ 500 米。请回答18~19题。南仁山的位置是在右图四地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南仁山试验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A.热带季雨林 | B.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C.高山针阔混交林 | D.高山常绿针叶林 |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回答16~ 17题。 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径流丰富且季节变化小 |
B.封沙育草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
C.该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
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渍化、盐碱地广布 |
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
A.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和风力沉积 |
B.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普洱茶 |
C.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所在地 |
D.图中河流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直径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1/20,我国北方地区的PM2.5污染指数远大于南方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越高,PM2.5浓度下降速度越快 |
B.增加烟囱高度可减轻PM2.5污染 |
C.我国南、北方PM2.5污染差异与气候无关 |
D.增加城市绿化是减轻PM2.5的有效方法 |
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汾渭盆地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地区,右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生产过度抽取地下水灌溉是导致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地区的最主要原因 |
B.长江三角洲沉降面积在扩大,但深度在变浅 |
C.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高层建筑的增加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原因 |
D.地面沉降一旦出现,将无法防治 |
我国某地潜水位埋深与气象要素相关模式图,回答11~ 13题。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潜水位埋深.气温.空气相对湿度 |
B.空气相对湿度.气温.潜水位埋深 |
C.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潜水位埋深 |
D.气温.潜水位埋深.空气相对湿度 |
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太湖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
当潜水位埋深小于15米时,该地区:
A.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 |
B.盐碱化加重 |
C.月降水量在50mm到100mm之间 |
D.月均温大于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