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4日,2010年木兰文化宣传活动在北京启动。据此回答问题题:木兰精神已经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成为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木兰精神”是( )
| A.政治现象 |
| B.文化现象 |
| C.经济现象 |
| D.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的统一 |
近年来,花木兰故里——虞城县着力打造木兰文化品牌、发展木兰文化产业,借助木兰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这表明( )
| A.文化生活各有特色 |
|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 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
|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
目前中央企业82.8%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机械行业,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中央企业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提高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
| B.增强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作用 |
| C.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
| D.增强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控制作用 |
2013年5月中旬的一份网购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会关注网店商品的销量。有网购狂人表示,“卖得多的商品就算不是太个性,至少大家都在买,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这种消费心理是()
| A.攀比型的,这有利于帮助企业掌握市场需求 |
| B.从众型的,有利商家推荐自己的商品 |
| C.求实型的,这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个人消费的认可度 |
| D.求异型的,这有利于形成消费流行趋势 |
下图为甲乙两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假设其中一种商品是汽车,另一种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商品比乙商品更适合“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 |
| B.甲商品为汽车,若汽油价格上涨,曲线甲可能会向右平移 |
| C.乙商品为汽车,若购置税减半,曲线乙可能会向右平移 |
| D.乙商品为生活必需品,乙商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 |
《诗经·卫风·氓》中有“抱布贸丝”的说法,对这种交易方式认识正确的有()
①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②这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具体方式
③在这种交换方式中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④在这种交换方式下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当地时间2014年2月7日晚8时14分,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开幕式,并对俄罗斯进行友好访问,而大多数西方国家对本届冬奥会采取抵制的态度。材料反映
| A.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家之间的矛盾 |
| B.政治多极化的形成,使国际关系越来越复杂 |
| C.国家间的亲疏冷热由国家利益决定 |
| D.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样的,文化交流是最主要的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