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 “最美”成为公共舆论中的高频词汇。从“最美教师”张丽莉,到“最美司机”吴斌;从“最美战士”高铁成,到“最美女公交司机”付秀丽,再到“最美孕妇”彭伟平,这一系列的“最美”平凡英雄身上展现出的爱和善良,让大家为之动容,使人间传统美德的光彩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据此回答小题
这些“最美”人物的事迹充分说明(   )

A.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B.中华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C.传统道德与当今时代结合,彰显巨大生命力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下列成语诗文中与“教师美德感召力”反映出文化对人影响特点一致的是(   )
①孟母三迁                    ②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拯救森林,筷行动”公众环保项目由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发起,旨在倡导公众从拒绝一次性筷子做起,共同保护森林资源。“拯救森林,筷行动”体现的哲理是…(  )
①有了量变就有质变 ②要积极作好量的积累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就必须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处理好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③鼓励先富,带动后富 ④防止收入的过分悬殊,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尺度之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近年来,中国重建“公平的效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
①二者具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甲、乙是同校同系大学生,毕业时甲去了一家当时看好的国有企业,乙则去了一家不起眼的私营企业。十年后,二人偶遇,互相问及收入多少,甲说:“企业经营不善,我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一年还不过2万。”乙说:“企业发展快,我在那里当部门经理,一年不低于10万。”甲说:“我俩同班同学,你一年的收入是我的5倍,这太不公平了!”你认为收入公平应是

A.没有差距,人人平均
B.相对平等,机会均等
C.绝对平等,人人相同
D.都以劳动作为分配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甲、乙是同校同系大学生,毕业时甲去了一家当时看好的国有企业,乙则去了一家不起眼的私营企业。十年后,二人偶遇,互相问及收入多少,甲说:“企业经营不善,我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一年还不过2万。”乙说:“企业发展快,我在那里当部门经理,一年不低于10万。”决定甲、乙二人收入差距的根本因素是

A.两人所在的企业性质不同
B.两人所在的企业效率不同
C.两个人的职位不同
D.两个人的命运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