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
对待贫贱富贵的态度,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前提,也是识别一个人的重要标尺。上述对话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现实生活和个人实际,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字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②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③不少于2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要求:
(1)、仿照“牵挂是思念,犹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亲人的思念,牵挂是友人的情怀。”写一题记。
(2)、拟一个煽情的标题。
(3)、运用细节描写,把动人瞬间定格。
(4)、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不可能无限地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无限地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感想?
请以“生命的宽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刘长卿的《别严士元》诗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两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正文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