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名著阅读
   ①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又称“诗三百”。分为 ②  三部分,其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其中的爱情诗大多在诉说相思之苦,如我们学过的《   ③  》就描写了一个男子想追寻所爱之人但路远水长,不能如愿,因痴迷而产生幻觉的情景。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A看罢浔阳楼,喝彩不已,凭阑坐下。酒保上楼来,唱了个喏,下了帘子,请问道:“官人还是要待客,只是自消遣?”A道:“要待两位客人,未见来。你且先取一樽好酒,果品肉食,只顾卖来。鱼便不要。”酒保听了,便下楼去。少时,一托盘把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A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齐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A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之苦。”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A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A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A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
文段选自《水浒传》,文中的A就是人称 (填绰号)的(填姓名),他的题诗表现了他
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对《水浒传》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梁山好汉有一百零八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林冲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C.选文中A“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原因是私放晁盖和杀阎婆惜,投奔花荣策划杀刘高,奋战收秦明,领军打清风寨等。
D.《水浒传》用的是古白话,有生动传神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名著阅读
《童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它讲述的是(人名)三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八十年代俄罗斯的生活状况。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阅读名著,加强思考,便是一种提高自己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名著,交流体会,也是 一种快乐的分享。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中选出一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 《西游记》《爱的教育》《家》《水浒》《草房子》
请从你所选出的名著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人物,概括这个人物的一个故事,并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点评。
所选名著、人物姓名及故事:
对人物的点评: (2分)

名著阅读。(2分)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这部小说名著以清新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如主人公格列佛第四次出游,来到国看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

4人物中任选一组,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简述理由。
(1)刘邦和项羽
(2)薛宝钗和林黛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