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的?请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秦楼月
向子湮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①,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湮: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
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为何而“伤心切“?(3分)
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
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宿山寺
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贾岛写诗擅长苦吟奇句,颔联中的“透”和“逆”二字用得准确传神,令人拍案叫绝,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写出了山寺的高寒、清幽静寂、远离俗世的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这种特点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小题。
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对这两支曲子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和风”,这里指春天和煦的微风,此句形象地描绘了温馨可人的春日景象。
B.“飞红”指飞花,与词人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中的“飞红”意思相同。
C.“飞鸿”句,写一只鸿雁掠过天空,此一笔使整个画面连贯起来,并产生动感。
D.“白草”句中的“白”是白色的意思,与青山绿水直接组合,具有视觉美感。

对这两支曲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曲的构思明显受到唐诗宋词的影响,并多处化用唐诗宋词的意境,组成一幅春天的绚丽图画。
B.《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C.《秋》曲善于搭配色调,艳丽的色彩与清淡的色彩相互映衬,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日图景。
D.《秋》曲完全突破传统诗词悲秋的格局,撷取最富北国秋野特征的景物,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色调。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