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元素原子R的质量数为A,Rm-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gRm-离子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A-x+m) mol | B.(A-x-m) mol | C.![]() |
D.![]() |
为了加强再生资源的回收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从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4位同学对一些废品按其主要成分进行的分类,其中错误的是
铁氧体是一类磁性材料,通式为MO· xFe2O3(M为二价金属离子)。
根据题意完成:
(1)为了制备铁氧体,称取5.6g铁粉、一定量的FeCl3(s) 作为原料,先制备Fe3O4。方法如下:用稀硫酸溶解铁粉,加入FeCl3(s),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纯净的Fe3O4 [ 已知1molFe(OH)2与2molFe(OH)3混合灼烧可得到1mol Fe3O4]。需要加入FeCl3(s) g。
(2)如果以MgSO4(s)和FeCl3(s)为原料制备9.0 g MgO· 2Fe2O3,在制取过程中至少需要1 mol/L的NaOH(aq)
mL。
(3)在一次制备Fe3O4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比例控制不当,获得了另一种产品。取a克该产品溶于100mL盐酸(足量)中,需要通入672 mL(标准状况)Cl2才能把溶液中的Fe2+ 全部氧化为Fe3+,然后蒸干所得溶液,灼烧至恒重,得9.6 g固体。计算:
①ag 该产品溶于盐酸后,溶液中Fe2+ 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②推算该产品的化学式(写出推算过程)。
(4)有一种在电子工业广泛应用的含铬铁氧体,其组成可表示为:Fe2+ · Fe3+[ Fe3+(1-x) · Cr3+x · O4]。向含有1.92 mol硝酸的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该种铁氧体,恰好完全反应后,收集到NO、NO2的混合气体2.688 L(标准状况)。计算:(均需写出计算过程)
①参加反应的铁氧体的物质的量。
②所得气体中NO、NO2的体积比。
2007年8月《地球学报》杂志报道,利用氮、氧及氮、硼同位素技术,通过测定可知地下硝酸盐来源的水污染情况。完成下列填空:
(1)关于14N与15N的正确说法是;
a、自然界氮元素中14N的含量:空气中大于地壳中 b、单质:14N2与15N2互为同位素
c、电子层结构:14N与15N完全相同 d、原子半径:14N小于15N
与N元素同周期且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相互组成的化合物属于分子。(填:“极性”、“非极性”、“极性或非极性”)
(2)NH3与H2O分别能与H+ 结合成NH4+与H3O+。与NH4+具有相同空间构型的微粒是;
a、H3O+ b、CH4 c、P4 d、NH3
分子中的键角:CH4P4(填:“>”、“=”或“< ”)。
(3)H3O+ 与NH4+ 的水溶液均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4+ 水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
(4)使用N、O、 B同位素,并结合水化学分析,将更有利于对测定结果的解释。写出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B原子核外的电子处在个不同的能级上。
在8.08g铁与铜的混和物中,加入200mL 0.6mol/L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5.44g。再向其中加入50mL 0.4mol/L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4.48g。若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的5.44g金属为铁 | B.剩余5.44g金属为铜 |
C.共生成NO气体 0.03mol | D.8.08g金属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208 |
由已知电离常数判断,SO2与Na2CO3(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合理的是
酸 |
电离常数 |
碳酸 |
Ki1 =" " 4.3×10-7 Ki2 =" " 5.6×10-11 |
亚硫酸 |
Ki1 =" " 1.54×10-2 Ki2 =" " 1.02×10-7 |
A.SO2 + H2O + 2CO32- → 2HCO3- + SO32-
B.SO2 + H2O + CO32- → H2 CO3 + SO32-
C.2SO2 + 2H2O + CO32- → H2 CO3 + 2HSO3-
D.SO2 + H2O + CO32- → H CO3- + HS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