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用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选择 |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表(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892—1894年 |
1895—1903年 |
||
商办 |
设厂数 |
53 |
463 |
资本(千元) |
4697 |
90801 |
|
官办和官商合办 |
设厂数 |
19 |
86 |
资本(千元) |
16196 |
19469 |
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创办实业B.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干支纪年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在1851年“辛亥”年和下一个“辛亥”年中,各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革命运动,对这两次革命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②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清朝统治者
③都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④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A.平型关战役 | B.淞沪会战 | C.台儿庄战役 | D.武汉会战 |
英国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认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史正义的 |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
“豆”的本义是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结合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豆”属象形文字
②小篆字体略长,富于图案美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右图三种字体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