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迫不急待、以逸待劳、驰聘疆场、销声匿迹 |
B.哀声叹气、翻来复去、忧柔寡断、咄咄逼人 |
C.首屈一指、毋庸置疑 、 暗然失色、蜿延盘旋 |
D.鞠躬尽瘁、苦心孤诣、拭目以待、器宇轩昂 |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缥碧 / 漂白、拙劣 / 相形见绌 |
B.慰藉/ 狼藉、市侩 / 脍炙人口 |
C.逞能 / 惩罚、盘桓/ 亘古不变 |
D.挫折 / 痤疮、朔风 / 众口烁金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三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
B.《破阵子》作者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破阵子,词牌名。这首词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的形象,抒发了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悲愤。 |
C.《松鼠》用细致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并补充说明松鼠的用途,表现松鼠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动物。 |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酱的味道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主妇合格与否的标准。 |
B.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不仅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更加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
C.通过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使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 |
D.自然馈赠给我们人类的珍贵食材松茸从香格里拉出发,大约24小时左右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古运河两岸树木鳞次栉比;河面碧波荡漾,大小游船来来往往。 |
B.春日的瘦西湖,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令人心旷神怡。 |
C.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一曲《时间去哪儿了》让观众听后,不由得触目伤怀。 |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