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灰石 | B.醋酸,烧碱,硫酸铜 |
C.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 D.醋酸,小苏打,熟石灰 |
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元素的单质常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得到,Z元素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W与Z同族,R与Y同族,其单质有杀菌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且均能与水反应。 |
B.根据非金属性强弱,不可能由Z的最高价氧化物制出W的最高价氧化物。 |
C.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和热稳定性均大于R的简单氢化物。 |
D.向两份BaCl2溶液中分别通入RY2、WY2,均无白色沉淀生成,但一段时间后,通入RY2的一份中可能产生沉淀。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
B.向装有2mL2mol/LAlCl3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0.01mol/L氨水3mL,产生沉淀且沉淀不溶解,说明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 |
C.在Zn-Cu原电池中加入双氧水后,灯泡亮度增加且持续时间较长 |
D.海带灼烧成灰烬后,加水煮沸2~3 min并过滤,滤液中可以加入适量的H2O2来氧化I‑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直接燃烧、生物化学转换和热化学转换 |
B.在人类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中,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三种不同层次的观测仪器先后得到了使用 |
C.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化学电源也可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
D.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是常用的反应速率理论,其中过渡态理论可解释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贝诺酯是解热镇痛抗炎药,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7H14O5N |
B.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可以得到3种有机物钠盐 |
C.1 mol贝诺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8molH2 |
D.贝诺酯既属于酯类又属于蛋白质类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
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 |
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 |
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 |